海外義診
國際慈濟人醫會緣起於援助衣索比亞,並於1994年正式成立,此後,在各個災難發生地,以及社會貧困暗角、施醫給藥,膚慰苦難大地。
專題報導
國際慈濟人醫會 施醫給藥踏實做00:0000:00醫療在急難救助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慈濟五十周年,一百個觀念系列報導,這個星期一連五天,就要帶您來看看,慈濟如何在海外,行義診腳步。國際慈濟人醫會,是從1994年,援助衣索比亞,有了起頭,同年十月就正式成立,至今援助過二十多個國家地區。以下這則報導,就帶您看看這座,彷彿世界上最大型的醫院,如何施醫給藥,膚慰苦難大地。
慈濟五十周年,一百個觀念系列報導,海外義診第二集,帶您到牽動世界脈動的第一強國,美國。話說,燈塔底下最黑暗,在富裕的美國,更充斥著貧困角落。許多街友、外來移民,無法享有健保福利,常常是小病拖成大病。美國義診中心,是慈濟海外醫療最早成立的機構組織,自1993年以來,深入各移民社區,舉辦行動義診,更於2000年啟動大愛醫療巡迴車,也因為美國慈濟人醫會在醫療硬體及人力資源上都相對充裕,多年來,更是馳援中南美洲等國家,進行急難醫療行動。
從一個天災頻傳的國家,菲律賓帶您看起,慈濟如何在普遍醫療貧脊的國家,推展義診。儘管菲律賓已經在去年,扭轉經濟頹勢,成為全球前三分之一,具有競爭力的國家。但是經濟起飛,實則加大貧富差距。菲律賓分會,是一個少數海外以醫療起家的慈濟分支。從災難救助做起,延伸到長年的白內障摘除手術,和社區義診,也幫助過許多連體嬰和罕見疾病個案,用愛心和專業,消弭當地貧窮帶來的醫療不均。
難民問題,不只在歐洲延燒,在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同樣棘手。地緣關係,讓馬來西亞成為廣大緬甸 洛興雅難民,逃亡的落腳處,但因為大馬並無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難民無法享有任何醫療、居住、就學保障,等於是從背離的祖國,再度來到一個無法扎根的異鄉。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致力於,給難民一個生存的希望,義診,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並與聯合國合作,推展難民醫療。
醫療,治病。而結合愛,更能療心。今天兩個跨海醫療援助案例,來自大陸福建廈門的楊曉東與陳團治。楊曉東是嚴重僵直性脊椎炎,雙手抱膝十九年,陳團治是罕見的雙膝反曲「L型女孩」,雙腳無法正常行走。他們的人生,在遇上慈濟後,大轉彎,如今人生,不同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