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正當中,一輛貨車滿載著藍色的廚餘桶,開進新竹市某國中的校園廚房旁。司機俐落地將空桶從車上卸下,再換上盛滿的沈重桶子,每桶重達一百多公斤。打開黑色蓋子一看,是學生剛剛吃剩的營養午餐,五彩繽紛,甚至還冒著熱氣與香味。
貨車跑了好幾個學校,最後才滿載而歸,送到湖口的胖嘟嘟牧場。養了兩千隻黑豬的牧場主人徐國秋,在鍋爐旁為我們介紹廚餘變成豬食的過程:必須經過加熱、悶蒸半天,充分消毒殺菌後,再打碎成粥狀,成為小豬們的大餐。
「養黑豬的,有九成以上都是吃廚餘,白豬都吃進口飼料。」徐國秋加以解釋,這就是為何養黑豬的牧場大都位於北部,因為人口密集、廚餘產出量大;不過也因廚餘來源不如飼料固定,無法如南部養白豬的牧場大規模飼養。
人吃剩的給豬吃,這農村時代的惜福好習慣能延續至現代社會,已屬不易。台灣行之有年的廚餘回收制度,更吸引鄰國前來取經,民眾還認真地區分出養豬廚餘和堆肥廚餘;近年各地社區與學校也盛行自主性堆肥的活動,剩食與果皮菜葉變身為有機肥,是種菜好幫手。
剩食在台灣,看似都有了第二春的好歸宿。這讓我們將剩菜丟進廚餘桶時,彷彿稍解罪惡。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被火葬的食物
二○一四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公布《我們把食物送進焚化爐》調查報告,指出一個驚人的數據:二○一二年,每天全台都有超過兩萬桶的廚餘混在垃圾中,被送進焚化爐或掩埋場。一年下來約有七百五十萬桶廚餘,全部疊起來相當於一萬三千多座一○一大樓。
根據環保署委託逢甲大學所做的《一○二至一○四年度一般廢棄物最終處置前組成採樣及分析工作》報告,二○一四年,混入一般垃圾的廚餘含量約為百分之三七點六,總量一百二十三萬二千五百八十八公噸,其中八成是生廚餘(菜葉果皮可做堆肥廚餘)、一成是熟廚餘(烹煮過的剩餘飯菜可做養豬廚餘),只有不到百分之九為骨頭、魚刺等不可再利用部分。
而同年的廚餘回收量為七十二萬多公噸。算起來,儘管家家戶戶都努力做回收,但仍有高達回收量一點五倍的廚餘,並沒有進入回收系統,而與垃圾同歸於盡。換言之,垃圾當中有近四成是可再利用的食物資源,卻遭無情火葬或土葬。
而送去堆肥或養豬的廚餘,也無法就此擺脫浪費之嫌。譬如,徐國秋的牧場中一包包黑色塑膠袋裡裝滿了土司皮,是從專做三明治的供應商處載回來的,每次多達兩噸,一週收三次。他也曾經收過價值數百萬的冷凍海鮮,原因是設備跳電致使溫度從零下三十度變成零下兩度,廠商不敢再賣。
「中秋節收很多粽子,因為冰庫要清出來放月餅,到了過年,就換月餅清出來了。」徐國秋打趣地說,豬吃的年節食物都慢半拍。他也常收食品廠商過量生產或大賣場退貨的商品,很多都尚未到期。「兵仔ㄆㄨㄣ」更是養豬場的最愛,據說是「軍中伙食難吃,有些人寧可吃泡麵。」
而這些食物,其實都還能吃。
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匱乏、人口持續增加、貧富差距擴大,食物浪費議題在國際輿論漸趨白熱化。二○一三年,義大利麵食商百味來(Barilla)舉辦論壇邀各國簽署〈米蘭議定書〉(Milan Protocol),希望比照京都議定書的減碳模式,讓全球食物浪費減半。報告當中指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丟棄,每年達十三億公噸,是全世界八億飢餓人口所需食物量的四倍。也就是說,食物足夠餵飽所有人,問題在於分配不均。
媽媽在餐桌上總是對不愛吃飯的小孩說:「小心雷公打!」「你知道非洲有很多人沒東西吃嗎?」前者是傳說,而後者卻一直都真實不虛。
今年五月在義大利米蘭登場的世界博覽會,開幕同時也公布了〈米蘭憲章〉(Milan Charter),將「食物權」列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公民權,呼籲各國正視食物浪費與永續農業議題。「把好端端的食物扔掉,就像是偷走飢餓窮人的食物。」儉樸治身的教宗方濟各,更對當今食物浪費現象發表嚴厲譴責。
看不見的浪費
認真把碗底最後一顆飯粒吃光的人,一定會納悶:這麼多的食物浪費從何而來?為何在日常生活中感覺不到?
「民眾對剩食的概念大都局限在家庭廚餘,但其實更大的問題是,你根本還沒買到,它就已經被丟掉了,」青年楊宗翰點出食物浪費現況的盲點。他曾到克羅埃西亞當交換學生,在當地結識一群反消費主義的夥伴(Freegan),開啟了打探剩食的驚奇之旅。
楊宗翰與夥伴們經常在晚間九點推著手推車出門,在麵包店和披薩店打烊前進去詢問是否有賣剩的食物,他們總能獲得一袋袋不用錢或極便宜的麵包、漢堡、薯條……。下午三、四點則前往傳統市場,向即將收攤的菜販募集賣不掉的蔬菜水果。他一開始也害羞於這種類似乞討的行為,並且懷疑:真的可能免費拿嗎?
「結果不但有,而且還真不少。尤其夏天根本拿不完。」楊宗翰觀察,這些蔬果的問題通常是些微碰傷、個頭迷你或外表畸形,抑或是已經熟軟,完全可食卻失去商品價值。迷你高麗菜、兩隻腳的蘿蔔、紅透了的番茄、生產過剩的橘子……只需經過簡單處理烹調便足以餵飽所有的夥伴們。有回在市場獲贈的過熟奇異果,是他這輩子吃過最甜最好吃的奇異果。
楊宗翰也曾跟著夥伴一探超市後方的垃圾桶,品項之多令他歎為觀止,尤其是許多包裝完好的食品,才剛過保存期限或僅因外觀受損就被扔掉。「食物又不會因為期限到了就啟動一個自爆裝置!」他認為保存期限往往只是最佳賞味期,提醒消費者必須更注意食物品質,但現代人卻寧可相信這組數字,而放棄了判斷食物新鮮與否的生物直覺。
食物浪費,並不是在進食完畢才發生,而是充斥在從產地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生產、儲藏、運輸、販賣、烹煮、銷燬。而丟棄一樣食物,也不僅僅浪費食物本身,更同時浪費了它在食物供應鏈中所消耗的所有資源,包括水、電、石油、人力……我們正在把地球倒進垃圾桶。
但位於食物鏈尾端的民眾往往看不見這些浪費,食品工廠、超市商家、餐廳食肆更對食物報廢這件事避而不談。這是賣場鎂光燈下光鮮亮麗的食品背後,不為人知的巨大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