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真食餐桌】充實你的菜籃和腦袋 來逛農民市集!


陽光普照的週六早晨,台中合樸農學市集的夥伴們合力在草地上搭起一座座帳棚,在攤位擺上友善栽培的生鮮蔬果、有機豆腐、公平貿易咖啡、有機棉衣、手工皂……令人目不暇給。農友與志工們開心地彼此寒暄,與顧客也如朋友般閒話家常,氣氛溫馨熱絡。


這綠草如茵、小橋流水的美麗場地是法鼓山的寶雲別苑,就在距離科學園區不到五分鐘車程的巷子裡,離車水馬龍的台灣大道也很近,有如沙漠綠洲。合樸選在這僻靜巷內每月一次舉辦市集,人潮卻總是絡繹不絕。


「如果單單只是要吃到安全的食物,他們大可到離家近的有機店購買就好,為何要特地跑來市集?」合樸召集人陳孟凱,一語點出農民市集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獨特意義。


合樸於二○○七年五月成立,是台灣第一個常態性農民市集,倏忽已滿八年。陳孟凱期許市集為實踐「社群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的第一步,集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試圖建立一個小而美的互助經濟模式。透過市集,農友與消費者得以面對面交流,累積信任基礎,彼此支持互惠,擺脫一般農產交易的商業邏輯。


合樸率先倡議,隨後,農民市集在台灣遍地開花。幾個月後,第一個標榜有機認證的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誕生,隔年,高雄的微風市集和台北的二四八農學市集也相繼成立。在近年新農運動浪潮的催化下,農民市集在台灣如雨後春筍快速興起,累積至今已有超過四十個定期定點舉辦的常態市集。


生產與消費兩端彼此看見

「農民市集」在歐美早已行之有年,即由小農親自擺攤,當面與顧客介紹產品與土地的故事,發源地美國目前就有六千多個農民市集。這些市集不僅為小農開拓了銷售通路,並拉近土地到餐桌的距離,過去未曾謀面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也終於有機會彼此熟悉,直視對方的眼睛。


在難以抵禦的全球化浪潮下,即便農產品也講求快速大規模的生產邏輯,於是一根蘿蔔、一棵白菜都只是商品,黃豆和玉米被當成期貨買賣,加上工業化食品的氾濫,在在使人們逐漸喪失對土地的認識和情感。因而小小島嶼如台灣,既是米鄉又是水果王國,糧食自給率卻只有百分之三十四點一。小農辛苦耕耘卻得不到合理報酬,還要抵抗農企業主導的進口農產;而大多數民眾不清楚盤中飧的來處,又被頻傳的食安危機嚇得草木皆兵。


值此之時,台灣農民市集的崛起,象徵著在地食物網絡的復甦,是友善耕作小農聯合綠色意識消費者,對全球化農產貿易市場的努力突圍。放眼北中南各個指標性的農民市集,或許起心動念有別,經營方式與呈現風格也各異,然而共同宗旨都是要給生產者合理利潤、給消費者健康安全,並講究食物里程、環境保護、地區營造、社會正義。


更重要的是,農民市集想在日趨冰冷制式的產銷鏈中,以食物彼此串連,找回人際間的溫柔相待和合作精神,進而共同守護腳下這片土地。


攤位上掛著「農地農用」醒目旗幟的合樸農友林世豐就說,「在這裡最大的收穫,不是賣出多少東西,而是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緊密。」他在合樸遇見共同為友善耕作打拚的戰友,並累積一批忠誠支持的顧客。不再孤軍奮戰,讓林世豐的自然農法之路格外從容篤定。


也因為參與市集開設的課程,林世豐體會到「小而多元」才是小農栽培與順應自然之道。原先單一種植甜柿的他,於是轉型在果樹下種起各種蔬菜,維持果園生態多樣性。他並手作加工品提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真材實料的甜柿果醬、醃漬梅、芋粿巧都大受好評,每每供不應求。


小農直售,賺收入也賺成就感

來到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八點多剛開市,買菜人潮已是熙熙攘攘。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主打香蕉的攤位前,顧客之多竟然排起隊來。農友劉晃賓招呼著,「來吃吃看我們的天皇蕉!」他的農場在南投中寮,當地山蕉因口感Q、香氣足,過去曾受日本天皇青睞而聞名。


劉晃賓加入興大市集三年,「我非常感謝這個市集,因為我們規模不大,也無法跟比較大的公司或物流做契作,現在可以直接賣給消費者,中間沒有經過盤商,所以獲得的利潤是最高的。」他也曾鋪貨到有機商店,但拿到的價錢只有市集直售的六成。劉晃賓剛來到市集時一天營業額大概四、五千元,因口碑極佳,現在每次都超過一萬塊,僅僅一個半小時就全部售罄,只愁沒有更多的貨可賣。


標準的有機小農就是如此,精耕細作產量少,賣相又可能不如尋常蔬果,一般通路不是興趣缺缺就是壓低收購價。但每週一次的市集讓農友不需再煩惱收入,還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興大市集的經理楊文仁期望市集能成為一個以農友為主體的社會企業,將農友集合起來,資訊與資源流通共享,創造產值也創造社會價值。他深信,「農友好,消費者就會好。」

這想法從小處可見端倪:劉晃賓攤位的香蕉旁邊還有一些蔬菜,他說,「這是種給自己吃,吃不完的啦!」只要是重視食物安全的顧客,都知道這給「自己人」的蔬菜有多可貴。


台北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志工召集人林柏虎也說,「這是自己人種給自己人吃的東西。它不只是商品,而是禮物。」他希望水花園能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市集,一個化解都市疏離的所在,一個農夫自我實踐的舞台。


林柏虎認為,農民市集的存在不只是要跳過傳統產銷、直接跟農夫買而已,而應有更多的人本思考。他也不覺得水花園是以協助農友銷售為目的,「農夫不是弱勢團體,在這裡不是我們在幫助農夫,反而是農夫在療癒我們。」


林柏虎坦言,並不是每個在市集的攤位都賺錢。有些農民大老遠從中南部來擺攤根本不划算,但他們仍願意每週來,就是因為喜歡跟大家在一起,在此獲得最直接的鼓勵和批評,並從消費者眼中更深刻地看見自己。

bottom of page